王世清老師身形瘦長,留著齊肩直發(fā),衣著樸素。她戴著一副金邊眼鏡,說話時不疾不徐,臉上總是掛著和氣的笑容,讓人一見就產生親近感?!昂m曾有言:‘勤謹和緩’,勤是腳踏實地,謹是嚴謹客觀,和是虛心平和,緩是從容不迫,這是我對自己的職業(yè)要求?!蓖跏狼謇蠋熣f。
王世清出身于教師家庭,這讓她從小就堅定目標:成為一名老師。一路讀書到博士畢業(yè),在西安石油大學圓滿了自己的“教師夢”,王世清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:培養(yǎng)出“青出于藍而勝于藍”的創(chuàng)新型人才。

王世清想“把課講好講精”,想把枯燥乏味的焊接專業(yè)理論講得深入淺出,想在課堂上穿插學術前沿知識和工程實踐案例,便經常去聽老教授們的課取經?!袄蠋熓且粋€終身學習的職業(yè)。我要自己先鉆研透了,學識廣了,才能把學生教好?!蓖跏狼謇蠋熣f。
“因材施教,潤物無聲,教育無痕?!边@是王世清老師一直堅持的育人理念。她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,制定個性化的培養(yǎng)方案,引導他們走上不同的研究道路。對于理論基礎好、創(chuàng)新能力強的學術型學生,鼓勵他們瞄準學科前沿,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新問題、新技術這些“頂天”的理論研究上;對于動手能力強的工程型學生,鼓勵他們將理論和工程實際相結合,開發(fā)新工藝,做一些“立地”的工程實踐項目。

王老師不僅教學能力過硬,而且對科研也很下功夫?!白龊每蒲幸部梢苑床附虒W?!蓖跏狼謇蠋熓冀K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企業(yè)工程實際問題開展科學研究,曾解決了航空航天某材料接頭裂紋、石油鉆桿接頭耐磨和耐腐蝕等問題。這些研究,既為企業(yè)解決了工程中的技術難題,也成為了企業(yè)典型工程案例走入課堂。王老師不僅把知識傳授給學生,也教會學生把文章寫到生產現場,把科研做到生產一線,真正做到了產、學、研融為一體。
想要教學科研水平都過硬,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。王老師擅長集中精力,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效處理工作。有時在辦公室寫論文,王老師全神貫注,別人有事找她,得連叫好幾聲,她才能意識到。這樣高效率的工作,帶來了滿滿的收獲。近5年來,王老師主持或完成國家基金2項,省部級基金3項,教育廳基金1項及橫向項目4項,有5篇論文被SCI收錄,參編一部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教材,并獲得了中國石油化學工業(yè)優(yōu)秀出版物二等獎;先后入選校級“骨干教師”及“青年拔尖人才”,擔任“石油工程材料先進焊接技術”創(chuàng)新團隊的主持人……“對學生投入得多,老師的收獲會更多。相比獎項,教學經驗變得豐富才是更寶貴的。”但王老師也亦是感慨亦是打趣地說,“科研也給我?guī)砹撕芏喟最^發(fā)啊?!?/p>

努力上好課,教好學生;把焊接創(chuàng)新團隊做好做大做強,為團隊爭取更大的發(fā)展空間和平臺;立足學校石油石化特色,開展油田煤炭用輕質材料的研發(fā)工作,為輕質材料在我國石油化工行業(yè)的實際應用鋪平道路。這是王世清老師接下來想要努力的方向。這樣樸素的愿望,飽含著的是一名教師為教學和科研長期奮斗的決心。
文:大學生新聞社 曹夢璇 指導老師:惠笑吟